反物质舱残骸出钟鸣般的震颤,深处传来齿轮咬合的声响,与冰层中修士的异化右手形成共振。
赵莽望着空中悬浮的齿轮组,突然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机械装置——当所有齿轮完成o度旋转,澳门地下埋藏的某个量子机关将被激活,而半人马座文明的观测舰队,或许早已接收到四百年前就出的邀请函。
第二章:典籍迷踪
澳门湿热的季风裹挟着咸涩的海腥味灌入密道,赵莽的量子防护靴碾碎地面光的量子苔藓,幽蓝汁液在靴底晕开诡异的纹路。
三个月前的降维危机虽已平息,但密道深处的量子场仍在剧烈震荡,石壁上的云雷纹浮雕渗出银白色流体,在黑暗中勾勒出半人马座文明的警示符号。
"
检测到古籍残留的量子指纹。
"
林小满的声音在防毒面具后闷响,她手中的定位仪红光爆闪,"
就在前方三十米的汞合金夹层里。
"
赵莽握紧脉冲切割器,刀刃切开苔藓覆盖的青铜壁时,出指甲刮擦金属的刺耳声响。
暗门开启的瞬间,一股混合着汞蒸汽与古书霉味的气流扑面而来,密道深处亮起幽绿的冷光——那是数以百计的明代竹筒悬浮在空中,表面缠绕着光的量子藤蔓。
"
《宝文堂书目》记载,泰州学派将禁书藏于水银为池,磁石为枢的机关。
"
陈默擦拭着眼镜上的雾气,地质雷达在地面扫出复杂的电磁图谱,"
这些竹筒在量子场中处于叠加态,触碰错误就会"
他的警告被赵莽突然的动作打断。
考古学家已徒手抓住一根竹筒,防护手套瞬间泛起冰晶——竹筒表面的量子藤蔓正在汲取他的生物电场。
"
是《淮南万毕术》的改良版!
"
赵莽强忍着刺痛展开泛黄的纸页,明代狂草在量子灯的照射下流转生辉,"
所谓取天火煮玄冰,实则是利用蒸汽压力驱动量子转换装置"
他的声音戛然而止,瞳孔在看到某段批注时剧烈收缩。
林小满的分析仪几乎同时出警报:"
这段炼丹口诀的平仄规律,与羊皮图纸的纳米银霜波动频率完全吻合!
"
密道突然剧烈震颤,悬浮的竹筒开始逆时针旋转。
赵莽将古籍中记载的"
兆帕"
压力值输入随身携带的量子解码器,石壁上的汞合金纹路瞬间亮起。
地面裂开蛛网状缝隙,涌出的银白色流体在空中凝结成明代浑天仪的模样,指针精准指向东北角的石壁。
当脉冲切割器切开岩层,一具用汞合金浇筑的石匣显露出来,表面篆刻的《卷十一》字样正在吸收周围的量子辐射。
"
小心!
这是明代量子加密系统的终极形态。
"
陈默的警告晚了一步。